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_18女人毛片大全_亚洲精品成人一二三区无码_玖玖性爱大片免费观看

您好!歡迎光臨深圳肯為爾官方網站,我們竭誠為您服務!
咨詢熱線157 6626 2049

高效空氣過濾器掃描檢漏試驗方法計數(shù)掃描法

發(fā)布時間:2022-06-10 13:58人氣:

B.1 計數(shù)掃描法

B.1.1 試驗裝置

B.1.1.1 過濾器計數(shù)掃描法檢漏試驗臺示意圖見圖B.1。

 圖1.jpg

說明:1-預過濾器; 2-軟連接; 3-風機;4-閥門;5-高效空氣過濾器;6-試驗氣溶膠注入口;7-穩(wěn)定段; 8-孔板流量計;9-壓差計;10-上游采樣管;11-被試過濾器;12-下游掃描采樣機構;13-圍擋。

 圖B.1 計數(shù)掃描法檢漏試驗臺示意圖

B.1.1.2 試驗臺密封性、風量穩(wěn)定性、上游采樣截面風速不均勻性、濃度均勻性指標應符合GB/T 6165的相關規(guī)定。

B.1.2 試驗氣溶膠

B.1.2.1 試驗方可根據(jù)實際需要選擇液態(tài)油性氣溶膠(如DEHS、PaO、石蠟油等)或固態(tài)氣溶膠(如經充分干燥的PSL、NaCl、KCl氣溶膠等)進行試驗。試驗氣溶膠應無毒無害,符合環(huán)保及職業(yè)衛(wèi)生規(guī)定。

B.1.2.2 當試驗氣溶膠及測試計數(shù)器分擋符合GB/T 6165的相關規(guī)定時,可通過掃描過程中過濾器下游累積計數(shù)計算受試過濾器的整體過濾效率。

B.1.2.3 試驗氣溶膠穩(wěn)定性應滿足30 min內所試驗粒徑擋總粒子濃度波動不大于10%的要求。

B.1.2.4 試驗過程中,試驗氣溶膠計數(shù)濃度應不大于1×10粒每立方厘米。

B.1.3 試驗儀器

B.1.3.1 檢漏試驗可根據(jù)試驗氣溶膠的單分散特性選擇凝結核計數(shù)器或光學粒子計數(shù)器進行。所使用儀器均應定期進行標定校準,標定周期及標定方法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及檢定規(guī)程的規(guī)定。

B.1.3.2 當使用光學粒子計數(shù)器進行檢漏試驗時,不應選擇計數(shù)器的最小粒徑擋進行試驗。

B.1.3.3 當需要根據(jù)檢漏試驗結果計算受試過濾器整體過濾效率時,粒徑擋的選擇應符合 GB/T 6165的相關規(guī)定。            

B.1.4 掃描系統(tǒng)

B.1.4.1 掃描檢測方式

      過濾器生產商可以選擇自動掃描機構,也可以選擇人工手動掃描的方式進行過濾器掃描檢漏試驗。當需要根據(jù)掃描檢漏試驗結果計算受試過濾器整體過濾效率以及對超高效空氣過濾器進行掃描檢漏試驗時,應采用自動掃描檢測方式。

B.1.4.2 下游采樣探頭

B.1.4.2.1 采樣探頭的開口面積應為8cm2~10cm2,形狀宜為正方形。當采用矩形探頭時,邊長之比應不超過15:1。選取探頭的采樣流量時,應保證探頭開口處流速與過濾器面風速相差不大于25%。

B.1.4.2.2 探頭開口方向應平行于氣流方向,探頭距過濾器出風表面距離應為1cm~5cm。

B.1.4.3 氣溶膠輸送管

      氣溶膠輸送管沿途不應有死彎。管路材料應表面光滑,不應散發(fā)粒子。

B.1.4.4 掃描探頭驅動控制

B.1.4.4.1 掃描探頭應以垂直于氣流的方向勻速移動,探頭的移動速度應不超過8cm/s。

B.1.4.4.2 自動掃描機構的探頭實際行走速度與設定值的偏離不應超過10%。自動掃描機構應可以對探頭移動過程中的坐標及探測到的漏點進行定位和標記,探頭機構在過濾器下游斷面任一點的回位準確度宜不大于1mm。

B.1.5 隔離措施

      受試過濾器的下游應與周圍環(huán)境的污濁空氣隔離,可在受試過濾器周邊采用潔凈空氣作為保護殼氣,或用圍擋等作為隔離措施。

B.1.6 試驗步驟

B.1.6.1 將受試過濾器安裝于試驗臺上并確保密封。啟動試驗臺風機,調整試驗風量至受試過濾器額定風量。

B.1.6.2 在受試過濾器上游氣溶膠發(fā)生器未開啟時,檢查所使用光學粒子計數(shù)器是否可自凈清零。

B.1.6.3 在受試過濾器的上游引入試驗氣溶膠,在確認上游氣溶膠濃度穩(wěn)定后進行上游氣溶膠濃度C0的測試。

B.1.6.4 根據(jù)所使用的光學粒子計數(shù)器掃描探頭的寬度,按式(B.1)確定掃描速度上限:

公式1.jpg

    式中:

    Sr-光學粒子計數(shù)器掃描探頭掃描速度上限,單位為厘米每秒(cm/s);

    Cu-上游氣溶膠濃度,單位為粒每升;

    PL-局部透過率允許限值,見表B.1;

    QS-計數(shù)器標準采樣流量,0.472 L/s(28.3L/min);

    DP-掃描探頭沿掃描速度方向的寬度,單位為厘米(cm);

    NP-判定“疑似漏點”的期望讀數(shù)。

表B.1 過濾器局部透過率允許限值

效率級別

額定風量下過濾器整體過濾效率及透過率限值%

額定風量下過濾器局部過濾效率及透過率限值%

效率

透過率

效率

透過率

35

≥99.95

≤0.05

≥99.75

≤0.25

40

≥99.99

≤0.01

≥99.95

≤0.05

45

≥99.995

≤0.005

≥99.975

≤0.025

50

≥99,999

≤0.001

≥99.995

≤0.005

55

≥99.999 5

≤0.000 5

≥99.997 5

≤0.0025

60

≥99.999 9

≤0.0001

≥99.999 5

≤0.000 5

65

≥99.999 95

≤0.000 05

≥99.999 75

≤0.000 25

70

≥99.999 99

≤0.000 01

≥99.999 9

≤0.0001

75

≥99.999 995

≤0.000 005

≥99.999 9

≤0.0001

B.1.6.5 手動或通過自動掃描機構驅動掃描探頭以不超過掃描速度上限的速度對被測過濾器出風面及過濾器與安裝框架連接處進行掃描檢測。若上游試驗氣溶膠濃度足夠大,使得N,不小于20粒時,掃描過程中任何導致計數(shù)器產生不小于Np的區(qū)域將被判定為漏點。當Np小于20粒時,掃描過程中任何導致計數(shù)器產生不小于Np的區(qū)域將被標記為“疑似漏點”,應將掃描探頭固定放置于疑似漏點處一定時間(如不少于20s)進行定點檢漏試驗。定點檢漏過程漏點判定的計數(shù)器期望讀數(shù)、定點試驗時間以及實際觀測上限值應分別按式(B.2)和式(B.3)確定:

 公式2-3.jpg

      式中:

      Ne-漏點判定的計數(shù)器期望讀數(shù);

      Na-計數(shù)器實際觀測上限讀數(shù);

      Cu-上游氣溶膠濃度,單位為粒每升;

      PL-局部透過率允許限值,見表B.1;

      Qs-計數(shù)器標準采樣流量,0.472 L/s(28.3 L/min);

      Ts-定點檢漏的時間,單位為秒(s)。

157 6626 2049